错误率从10%降至0.01%,领英全面分享LLM应用落地经验

452次阅读
没有评论

共计 2389 个字符,预计需要花费 6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。

随着大型语言模型(LLM)技术日渐成熟,各行各业加快了 LLM 应用落地的步伐。为了改进 LLM 的实际应用效果,业界做出了诸多努力。

近期,领英(LinkedIn)团队分享了他们在构建生成式 AI 产品的过程中总结的宝贵经验。领英表示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构建产品并非一帆风顺,他们在很多地方都遇到了困难。

以下是领英博客原文。

过去六个月,我们 LinkedIn 团队一直在努力开发一种新的人工智能体验,试图重新构想我们的会员如何进行求职和浏览专业内容。

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爆发式增长让我们停下来思考,一年前不可能实现的事情现在有了哪些可能。我们尝试了很多想法,但都没有成功,最终发现产品需要如下关键点:

错误率从10%降至0.01%,领英全面分享LLM应用落地经验

我们通过一个现实场景来展示新开发的系统是如何工作的。想象一下,您正在滚动浏览 LinkedIn 信息流,偶然发现了一篇关于设计中的可访问性的有趣帖子。除了这篇文章之外,您还会刷到一些入门问题,以便更深入地研究该主题,您很好奇,例如点击「科技公司中可访问性推动商业价值的例子有哪些?」

系统后台会发生如下操作:

你可能会提问「我如何将我的职业生涯转向这个领域」,那么系统会重复上述过程,但现在会将你转给职业和工作(career and job)AI 智能体。只需点击几下,您就可以深入研究任何主题,获得可行的见解或找到下一个工作机会。

大部分新功能是借助 LLM 技术才成为可能。

总体设计

系统 pipeline 遵循检索增强生成(RAG),这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的常见设计模式。令人惊讶的是,建设 pipeline 并没有我们预期的那么令人头疼。在短短几天内,我们就建立并运行了基本框架:

错误率从10%降至0.01%,领英全面分享LLM应用落地经验

图 1:处理用户查询的简化 pipeline。KSA 代表「知识共享智能体」,是数十种可以处理用户查询的智能体之一。

关键设计包括:

开发速度

我们决定将开发任务拆分为由不同人员开发独立智能体:常识、工作评估、职位要点等。

通过并行化开发任务,我们提高了开发速度,但这是以「碎片」为代价的。当与通过不同的模型、提示或工具进行管理的助手(assistant)进行后续交互时,保持统一的用户体验变得具有挑战性。

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我们采用了一个简单的组织结构:

一个小型「水平(horizontal)」工程 pod,处理通用组件并专注于整体体验,其中包括:

关键设计包括:

评估

事实证明,评估响应的质量比预期的更加困难。这些挑战可大致分为三个领域:制定指南(guideline)、扩展注释和自动评估。

制定 guideline 是第一个障碍。以工作评估为例:点击「评估我是否适合这份工作」并得到「你非常适合」并没有多大用处。我们希望响应既真实又富有同理心。一些用户可能正在考虑转行到他们目前不太适合的领域,并需要帮助了解差距和后续步骤。确保这些细节一致对注释器非常关键。

扩展注释是第二步。我们需要一致和多样化的注释器。我们内部的语言学家团队构建了工具和流程,以评估多达 500 个日常对话并获取相关指标:整体质量得分、幻觉率、AI 违规、连贯性、风格等。

自动评估工作目前仍在进行中。如果没有自动评估,工程师只能目测结果并在一组有限的示例上进行测试,并且要延迟 1 天以上才能了解指标。我们正在构建基于模型的评估器来评估上述指标,并努力在幻觉检测方面取得一些成功,端到端自动评估 pipeline 将实现更快的迭代。

错误率从10%降至0.01%,领英全面分享LLM应用落地经验

图 2:评估步骤。

调用内部 API

LinkedIn 拥有大量有关人员、公司、技能、课程等的独特数据,这些数据对于构建提供差异化价值的产品至关重要。然而,LLM 尚未接受过这些信息的训练,因此无法使用它们进行推理和生成响应。解决此问题的标准模式是设置检索增强生成 (RAG) pipeline,通过该 pipeline 调用内部 API,并将其响应注入到后续的 LLM 提示中,以提供额外的上下文来支持响应。

许多此类数据通过各种微服务中的 RPC API 在内部公开。虽然这对于人类以编程方式调用非常方便,但对 LLM 来说并不友好。我们通过围绕这些 API 包装「技能」来解决这个问题。每个技能都有以下组件:

这些技能旨在让 LLM 能够执行与产品相关的各种操作,例如查看个人资料、搜索文章 / 人员 / 职位 / 公司,甚至查询内部分析系统。同样的技术也用于调用非 LinkedIn API,例如 Bing 搜索。

错误率从10%降至0.01%,领英全面分享LLM应用落地经验

图 3:使用技能调用内部 API。

我们编写提示,要求 LLM 决定使用什么技能来解决特定的工作(通过规划选择技能),然后输出参数来调用技能(函数调用)。由于调用的参数必须与输入模式匹配,因此我们要求 LLM 以结构化方式输出它们。大多数 LLM 都接受过用于结构化输出的 YAML 和 JSON 训练。我们选择 YAML 是因为它不太冗长,因此比 JSON 消耗更少的 token。

我们遇到的挑战之一是,虽然大约 90% 的情况下,LLM 响应包含正确格式的参数,但大约 10% 的情况下,LLM 会出错,并且经常输出格式无效的数据,或者更糟糕的是甚至不是有效的 YAML。

这些错误对人类来说是微不足道的,但却会导致解析它们的代码崩溃。10% 是一个足够高的数字,我们不能轻易忽视,因此我们着手解决这个问题。

解决此问题的标准方法是检测它,然后重新提示 LLM 要求其纠正错误并提供一些额外的指导。虽然这种方法有效,但它增加了相当大的延迟,并且由于额外的 LLM 调用而消耗了宝贵的 GPU 容量。为了规避这些限制,我们最终编写了一个内部防御性 YAML 解析器。

通过对各种有效负载的分析,我们确定了 LLM 所犯的常见错误,并编写了代码以在解析之前适当地检测和修补(patch)这些错误。我们还修改了提示,针对其中一些常见错误注入提示,以提高修补的准确率。我们最终能够将这些错误的发生率减少到约 0.01%。

我们目前正在构建一个统一的技能注册表,用于在我们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中,动态发现和调用打包为 LLM 友好技能的 API / 智能体。

容量和延迟

容量和延迟始终是首要考虑因素,这里提及一些考量维度:

错误率从10%降至0.01%,领英全面分享LLM应用落地经验

正文完
 
yangyang
版权声明:本站原创文章,由 yangyang 2024-08-06发表,共计2389字。
转载说明:除特殊说明外本站文章皆由CC-4.0协议发布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评论(没有评论)